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养生知识堂 >> 饮食养生 >> 正文

痛风疗法之饮食篇

来源: 饮食养生 

痛风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过去曾被认为是“酒肉病”、“富贵病”。以下总结了一些关于痛风饮食疗法的内容,希望痛风病人在合理的痛风饮食前提下得到健康合理的营养分配。

  一、饮食控制

  1、总热能:总热量的供给因人而异,如休息状态与体力劳动者有所不同。休息者热量每日按每千克体重25kcal~30kcal给予,体力劳动者则为30kcal~40kcal。对肥胖或超重者,应限制总热能,采用低热量饮食,即每日按每千克体重10kcal~20kcal给予。一般而言肥胖者每日减少50g主食为宜。1克蛋白质或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能产生4kcal(16.8kJ)热能,而1克脂肪可产生9kcal(37.8kJ)热能。热能单位的换算:1kcal=4.18kJ(或简化为4.2kJ),1kJ=0.239kcal,1MJ=1000kJ。

  2、嘌呤摄入量:正常人嘌呤摄入量可多达600~1000mg/日。痛风患者在关节炎发作时每日不宜超过100~150mg。经治疗血尿酸能长期保持在正常水平后,摄入量可适当增加。但在具体操作时,难于做到定量摄入。相信没有人能知道一日三餐中嘌呤的精确量究竟是多少,但粗略的估计还是易于判断的,这方面内容将在以下有所详述。

  3、碳水化合物:痛风患者主食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甚至可达70%。WWw.85505.cOm可选用大米玉米、面粉及其制品(如馒头、面条、面包等)。但合并糖尿病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加于控制,每日按每千克体重4~5g给予为宜,约占总热量的50%~55%。

  4、蛋白质: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8~1.0g给予为宜,约占总热量的12%~14%,每日蛋白质供应量可达60克左右。对于消瘦、体力劳动者、年迈者适当放宽。蛋白质以牛奶鸡蛋为主,可适量食用河鱼,也可适量食用瘦肉、禽肉,但建议切块,煮沸让嘌呤溶于水,然后去汤再吃。对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和海产品,需减少摄取或禁止食用。

  5、脂肪:脂肪每日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6~1g给予为宜,约占总热量的20%~25%。并发高脂血症者要适当限制,尤其是在急性痛风发作期需避免高脂饮食,这是因为高脂饮食会抑制尿酸排泄。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最好不超过300mg。少吃油煎食物。摄入的脂肪品种应以植物性油脂为主,例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6、盐:对合并高血压病、心脏病、肾损害者应限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6g为宜,一般控制在2~5g左右。

  7、蔬菜、水果:蔬菜类除香菇、类豆(如扁豆)、紫菜和菠菜不宜大量食用外,皆可食用,水果则无禁忌。患者可饮用适量的果汁、菜汁,可使尿液变为碱性,促使结晶的尿酸溶解而容易由尿中排出。同时果汁和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改善痛风的症状。

  8、饮料及调味品:传统中医强调避免刺激性的饮料,如浓咖啡及浓茶类,甚至包括调味品、香料等也不宜多用。但现代医学主要根据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判断是否合适,所以对咖啡、茶及调味品没有限制。另外推荐碱性饮料,如可乐、雪碧、汽水、苏打水等可以碱化尿液,有助于尿酸排泄。但一般饮料中含糖量较多,对合并糖尿病者不宜,对肥胖者也不能过多饮用。

  9、水: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推荐2000~3000ml左右,可起到增加尿量(最好每天保持1500毫升左右的排尿量),促进尿酸排泄及避免尿路结石形成的作用。水虽无毒性,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可多饮。例如: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有显着浮肿时,不宜豪饮。

  10、禁酒:痛风患者须禁酒,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导致痛风发作,应绝对禁止。虽然理论上可以喝一小杯啤酒,但谁会做到这一点呢?所以还是不喝为好。其机理是:(1)啤酒本身嘌呤含量虽然不高,约2~5mg/100ml,但它含有较多鸟苷,代谢后会产生嘌呤。(2)酒精在体内会代谢为乳酸,易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由肾脏排泄。(3)酒精会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加速体内ATP分解,产生尿酸。

  11、豆类制品:可以适量吃一点。有学者统计发现,在所有引起痛风发作的诱因中,以啤酒最为常见[占60%],其次为海产[18%],内脏食物[14%],而豆类制品则很少引起痛风发作[2%]。测量豆类的嘌呤含量除干黄豆外都很低。以豆类制品为主的素食者如和尚、尼姑也很少得痛风。这些均提示豆类制品可以适量食用,民间误传痛风禁忌豆类制品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豆类及其制品不宜摄入过多,特别是未加工过的豆类,笔者曾遇到一例在青蚕豆上巿时猛吃一大碗诱发痛风的患者。


From:https://www.85505.com/Article/ysys/201401/5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尚无数据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8-2016 健康养生知识堂 - Heal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