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养生知识堂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医妙招解除打嗝尴尬

来源: 健康养生 

【导读】打嗝常常是由于饮食过饱后引起的。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质性改变。也有外界物质,生化、物理刺激引起。比如:进入胃内的空气过多而自口腔溢出,精神神经因素(如迷走神经兴奋、幽门痉挛)、饮食习惯不良(如进食、饮水过急)、吞咽动作过多(如口涎过多或过少时)等,而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引起胃蠕动减弱所致时则发病率频繁且治疗时不易改善。

发生打嗝时不要心焦气燥,若因过饱过急饮食造成者,数分钟内可自动缓解,因慢性病导致者在解痉、加强胃动力治疗后也无大碍。不过不要在打嗝时服冷饮,也不要做剧烈运动。

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的症证,俗称“打呃”。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中医认为呃逆的发生,主要是胃气上逆动膈而成。胃居中焦,上贯胸膈,以通降为顺,若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寒凉事物而致胃寒,或过食辛辣,温补之品而致胃热,或情志不和,恼怒抑郁,久而化火,肝气上逆,犯胃动膈,或大病久病,正气虚弱,或吐下过度,耗气伤阴,均可致胃失和降,上逆胸膈,发为呃逆。

呃逆一证,轻重差别极为严重。如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常可自行消失。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以惊恐,或闭气不令出入,皆可取效。wWw.85505.cOm但若是持续不断,则需及时治疗,若在其他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又每为病势转向危重的一种表现,谓之“土败胃绝”,预后欠佳,更应加以注意。

临床所见的呃逆,多为腹部手术后或脑血管病所致,偶见于癌症晚期。治疗一般选用穴位注射,可取患者双侧足三里,药物可用利多卡因、6-542等,此种疗法对一些病人效果尚可,然而有些病人则较难改善。

笔者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该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针刺穴位可选上脘、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上巨虚、内庭、公孙,针刺手法用调法,足三里、上巨虚针尖方向向上,使针感向上传导,取直达病所之意,其余诸穴直刺,留针40分钟。其中上脘、中脘靠近病变部位,能疏通局部经气,天枢为大肠经募穴,上巨虚为大肠经下合穴,可疏通大肠经气,腑气通则上下通畅,呃逆除;

足三里为胃经的下合穴,内庭为胃经的荥穴,两穴合用可起到平胃降逆、平中止呃的作用;内关、公孙为八脉交会穴,两穴同用可起到治疗胃部疾患的作用。其留针时间较一般疾病长,经过笔者的长期观察,留针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最低不少于40分钟;如果有条件可间歇运针,以加强针感,则疗效更加。

大部分病人经过针刺治疗症状皆有改善,呃逆的力度、频率及每次的持续时间都变小、变短了,有的病人可达到止呃的效果,然而多数还需要中药的配合。常用的中药有半夏、厚朴、紫苏、高良姜、陈皮、枇芭叶等,再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加减。通过以上治疗,绝大部分病人都可痊愈。


From:https://www.85505.com/Article/yszs/201401/13533.html
    尚无数据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8-2016 健康养生知识堂 - Health  All rights reserved.